說上班族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,,那必須有——想運動卻沒空運動。
運動的好處,,只要運動過的朋友肯定都深有體會,。在一場大汗淋漓的運動之后,不僅渾身的每一塊肌肉都在運動中變得舒適,,大腦分泌的內啡肽還會讓積蓄的壞心情通通消失不見,,只剩下純粹的快樂。長期堅持運動,,更是能給我們身體帶來許多好處,。
但是運動這件事情,難的不是去一次兩次,而是堅持,。尤其是當代打工人,,今天有必須趕的ddl,明天有開不完的會……從周一到周五,,就沒有哪天是可以痛痛快快去運動的,。于是不少年輕都選擇化身周末戰(zhàn)士,把一周的運動量一把子追滿,。
但,,這種惡補式的運動,是否也能獲得規(guī)律運動一樣的好處呢,?畢竟,,主流倡導的還是規(guī)律運動,而很少提及這種周末惡補的運動方式,,這種運動方式真的有效嗎,,會不會反而給健康帶來壞處呢?
周末集中式運動,,是真的有用,!
不光是我們對這個問題好奇,科學家們也同樣好奇,,最近發(fā)表在期刊《循環(huán)》(Circulation)上的一項研究就幫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,。
在這份研究中,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總醫(yī)院的研究人員們,,采用英國生物樣本庫的前瞻性隊伍研究,,在89573名參與者的配合下,分析了運動模式與678種疾病發(fā)病率之間的關系,。根據運動習慣,,研究人員們,將研究對象分為了三大類:不活躍組(每周運動時長150分鐘),;規(guī)律運動組(每周運動時長≥150分鐘,,均勻分布在每天完成);周末運動組(每周運動時長≥150分鐘,,但集中在1~2天內完成),。根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發(fā)布的指南,成年人每周應該至少進行150~300分鐘的中等強度至高等強度的運動鍛煉,。這個150分鐘的運動時長,,就是健康成年人每周鍛煉時間的底線。
那么,,將150分鐘以不同的方式分布到一周的時間,,會對身體帶來什么影響呢,?先說一個意料之中的結果:無論是規(guī)律運動組還是周末運動組,都比不愛運動的不活躍組更健康,。
相比于不活躍組,,這兩組的研究對象有200多種疾病的發(fā)病風險都顯著降低了。其中,,又以高血壓,、糖尿病等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的發(fā)病風險降低最為顯著。
規(guī)律運動組和周末運動組參與者在中位數6年期間患病高血壓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3%和28%,,而患糖尿病的風險則分別降低了43%和45%,。此外,他們肥胖的風險分別降低了45%和56%,,呼吸暫停風險分別降低了43%和51%。
通過這些結果可見,,運動鍛煉不僅僅對于我們當下的身體健康有明顯的積極影響,,對于降低未來的疾病風險也有廣泛的益處。
但令人驚訝的是,,當規(guī)律運動組和周末運動組進行對比時,,兩者之間并沒有觀測到顯著性的差異。換句話說,,無論是每天堅持運動還是周末惡補式運動,,只要時間達標了,獲得健康益處居然是差不多的,!
這下,,周末運動的人可以放心了。只要能每周抽出時間來運動,,別管是每天堅持運動,,還是某一兩天集中運動,效果都是一樣的好,!
不愛運動,,可以這么做!
其實,,運動這事兒本來就沒有那么嚴格的標準,。無論是運動方式還是運動模式,最終都服務于運動總量,。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衡,,以一種舒適的方式達到一定的運動量,就是健康的,!已經在踐行“周末惡補”運動模式的人,,可以致力于摸索一套令自己舒適的運動模式,。
如果還在“不活躍組”的范疇內,并且躍躍欲試想要用周末彌補的方式來補齊自己的運動量,,不妨從現在開始去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,。
對于不愛運動的人來說,在快樂的周末還要專門找時間去運動,,簡直無異于上刑,。但其實,并不是所有運動都是枯燥乏味的,,可以嘗試一下徒步,、爬山、騎行,、跳舞,、球類運動等等相對更好玩的運動方式。
這些運動方式,,相比跑步,、力量訓練、瑜伽等等偏訓練式的運動,,會更有趣味性,,而且只需要一次就能把一周的運動量拉滿,簡直是充電一次,,巡航一周,,別提有多適合懶人們了。
那么,,現在就運動起來吧,!
本文來源于四川疾控公眾號。